|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突然,北京嚴查國企"逃逸式辭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逃逸式辭職” 再度熱了起來。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聚焦多地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要求織密織牢制度防護網。

智谷趨勢觀察到,四川、湖南、重慶等多地已采取針對性措施,通過暫緩多人離職並強化制度監管來應對腐敗分子的“逃逸式辭職”。


中央為何突然再度強調緊盯國企“逃逸式辭職”?

背後信號,頗不尋常。

所謂 “逃逸式辭職”,是指通過提前退休、辭職等方式,企圖逃避黨紀國法懲處,或到原業務管轄范圍內企業任職 “撈取” 好處的行為。

與正常離職不同,這是一種隱形變異的腐敗形態。

“逃逸式辭職” 入選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的十大反腐敗熱詞,是在2022年。

從近年查處的案例看,“逃逸式辭職” 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是 “規避型”。部分黨員幹部在任時已存在違紀違法行為,在國家反腐高壓震懾下企圖 “見好就收”,通過辭職實現 “安全著陸”。

2021 年,從中國證監會卸任兩年的曾長虹被查,這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的早期 “逃逸式辭職” 案例。

1998 年,曾長虹調入中國證監會,此後 16 年間長期 “靠發審、吃發審”。

作為 IPO 發行領域的 “實權人物”,她作風強勢,慣於 “插手所有項目”,與多家中介機構、擬上市企業存在大量私下接觸。

2019 年,已到退休年齡的曾長虹從證監會調離時順勢離職,妄圖逃避監督監管、繼續恣意斂財。




曾長虹妄想通過辭職“金蟬脫殼”,把舊賬“一筆勾銷”,是典型的“規避型逃逸式辭職”。

二是 “期權型”。即個別官員在高壓反腐態勢下,效仿 “商業期權” 交易模式,通過延期兌付、打 “時間差” 斂財,也就是 “在職不收離職收”。

重慶市九龍坡區旅游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姜廷憲便是典型。


他為不法商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時,往往不要求行賄人即時兌現,而是約定待其退休經商後以投資名義支付。

2016 年,面對持續保持的反腐敗高壓態勢,急於兌現多年來積存巨額的姜廷憲提前退休,隨後擔任重慶萬花谷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退休後的姜廷憲以各種名義、方式聯系此前受過自己“關照”的商人老板,迅速收回在任時權錢交易的“承諾”。

但他那些看似瞞天過海的招數,實則是自欺欺人。

姜廷憲錯誤地認為,只要打好時間差,在任辦事、退休收錢,既能晚年斂財,又可逃避組織監督,這正是 “期權型逃逸式辭職” 的典型表現。

三是 “謀利型”。即在職期間提前向外部輸送利益,離職後到原業務管轄范圍內企業任職或兼職,利用政商 “旋轉門” 謀利。

杭州市公安局網監分局原局長、市公安局原副巡視員邱平的案例頗具代表性。

2012 年,邱平提前退休,隨後接受多家網絡公司邀請,擔任安全法務顧問,負責相關公司網絡風險防控,領取高額顧問費。

表面上看,顧問費是邱平的勞動所得,似乎沒有問題。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